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合管制室召开2023年第二季度党员大会 |
文章来源:吴建飞 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6:45:54 |
八月娶土地婆:八月十五是祭拜土地公的日子,怕這時嫁娶會娶到土地婆。 引領你徜徉於經典文獻,從中尋覓失傳的古早飲食不講求味道,要快,拿了就吃,吃了就跑,也許就是南陽街吃喝的特色了。 但在這種自然的湊合中,往往反映了社會變遷的色調。每次從那紅磚路上走過,就想起那位端豆漿送燒餅的老鄉,他喊的「放糖的」、「放醬油」、「放辣油的」,聲音高亢,抑揚頓挫有致,令人非常懷念。青年會除了價廉清靜,附近還有家尚可一吃的豆漿油條店。日常所需,出門就是,而且旁邊有個公園,可供晨昏漫步。這條街除了提供他們「大學之道」外,還得為他們解決吃的問題。 因此吃食店和小吃攤檔相連,除了補習班和小吃店這兩種營生外,似乎沒有其他買賣了。但現在都已歇業,改營自助餐了。圖片來源:作者提供 表二:不同連續投資年期的累積損益金額 若是從投資「抗跌性」來比較的話,定期定值法所能壓低平均價格的效益,遠比定期定額法來的好。 若將本次的疫情對股市的影響視為一個「事件」,其實在投資的過程中本來就不定期會發生許多「事件」,讓你手中的投資工具上下震盪加劇。在文章上半段建議這類波動較大的投資標的,適合「放長線、釣大魚」。圖片來源:作者提供 表三:不同連續投資年期的投資平均淨值 既然災難財不是那麼好賺,不如找出自己的投資規律,舞出屬於自己的投資節奏,讓每次的事件成為投資時的跳板吧。圖一的紅色表示各年度漲幅較大的2個季度,表一的統計數據顯示漲幅較大的季度其實還蠻平均的,並非只有第四季特別會漲,因此這部分的疑問終於有了答案。 因此,本文透過一般民眾較容易入手的基金,並尋找「類ETF」的標的與大家分享。但,這是真的嗎? 為了求證上述是否為真,調了2010~2020年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生技領航基金(美元)的歷史淨值,共10年120個月的資料,再將每個季度的漲幅做比較,挑出每年漲幅較高的2個季度。 文:蔣竣植 由於肺炎疫情的擴散,許多人開始從股市中尋找醫療相關題材的股票、基金,希望能藉此事件而獲利,也就是賺到所謂的「災難財」。圖片來源:作者提供 圖一:近十年各季的的漲幅比較 圖片來源:作者提供 表一:各年度漲幅較大的前2個季度統計 從圖二的歷史走勢,可看到2015年曾有近40%的大幅回檔,這是由於當年美國總統大選時,總統候選人抨擊高藥價政策的緣故。這也是由於在下跌時會加碼投資的緣故,因此隨著年期的拉長,投資平均淨值的差異會逐漸拉大。透過中、長期的定期投資壓低波動風險。 短短一句話卻對此產業有那麼大的殺傷力,由此可見生技醫療產業的投資標的,漲跌的外在因素其實不少,要抓到短線的趨勢也就不是那麼容易了。模擬條件: 定期定額:5000元/月 定期定值:每3個月調整一次 從表二可發現,其實定期定值法在連續投資6年的獲利績效表現,較定期定額法來的佳。不過或許還有不少人對ETF感到陌生,但在投資上卻希望能有「跟隨大盤」的想法因此若對生技醫療投資有興趣的朋友,可藉此檔基金來參與類似指數型的投資。 圖片來源:作者提供 圖一:歷史走勢比較圖(NBI與生技基金)(資料來源:基智網) 生技醫療每季都可能有好的表現,並非獨厚第四季 年輕剛開始學習投資時,常跑銀行詢問理專有關基金投資的建議,印象中理專曾提到每年的第四季有許多生技醫療相關的研討會、發表會等,會受到較多人的關注,因此相關投資標的較容易有上漲的空間。相信很難有人能準確判斷每次「事件」對產業或是大盤的影響及買賣時點。 我們一樣透過「定期定額」、「定期定值」來比較績效差異。理由其實很簡單,因為疾病影響的是人,而人會影響勞動力,勞動力就會影響到經濟,在預期心理的影響之下,股市大多也就呈現下跌的樣態。 而連續投資9、12年,定期定值法的表現之所以不若定期定額法,是由於年期拉長,且此標的在投資長年期的初始位於相對低基期(低價),因此定期定額法只進不出與定期定值法有加減碼的差異之下,獲利的表現就會有所差異。因此,操作策略就成了是否能獲利的關鍵。短短一句話卻對此產業有那麼大的殺傷力,由此可見生技醫療產業的投資標的,漲跌的外在因素其實不少,要抓到短線的趨勢也就不是那麼容易了。文:蔣竣植 由於肺炎疫情的擴散,許多人開始從股市中尋找醫療相關題材的股票、基金,希望能藉此事件而獲利,也就是賺到所謂的「災難財」。不過再次強調,定期定值法的獲利可是「落袋金額」,定期定額法的獲利只是「帳上價值」,就安全性上還是有所差別。圖片來源:作者提供 表三:不同連續投資年期的投資平均淨值 既然災難財不是那麼好賺,不如找出自己的投資規律,舞出屬於自己的投資節奏,讓每次的事件成為投資時的跳板吧。 圖片來源:作者提供 圖一:近十年各季的的漲幅比較 圖片來源:作者提供 表一:各年度漲幅較大的前2個季度統計 從圖二的歷史走勢,可看到2015年曾有近40%的大幅回檔,這是由於當年美國總統大選時,總統候選人抨擊高藥價政策的緣故。你可透過複委託申購ETF、或是在證券市場上有類似的標的(群益NBI生技(00678))。 這也是由於在下跌時會加碼投資的緣故,因此隨著年期的拉長,投資平均淨值的差異會逐漸拉大。但,這是真的嗎? 為了求證上述是否為真,調了2010~2020年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生技領航基金(美元)的歷史淨值,共10年120個月的資料,再將每個季度的漲幅做比較,挑出每年漲幅較高的2個季度。 圖片來源:作者提供 表二:不同連續投資年期的累積損益金額 若是從投資「抗跌性」來比較的話,定期定值法所能壓低平均價格的效益,遠比定期定額法來的好。提到生技醫療的相關標的,若是考慮投資ETF,市場上有名的就是那斯達克生技指數(NASDAQ Biotechnology Index,簡稱NBI)。 透過中、長期的定期投資壓低波動風險。在文章上半段建議這類波動較大的投資標的,適合「放長線、釣大魚」。最近因著疫情有機會挑戰前一波的相對高點,建議適合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來投資。該指數開始於1993年的11月01日(初始值為200),為那斯達克上市公司中生物技術及藥品類股價加權所得的指數。 圖一的紅色表示各年度漲幅較大的2個季度,表一的統計數據顯示漲幅較大的季度其實還蠻平均的,並非只有第四季特別會漲,因此這部分的疑問終於有了答案。因此,本文透過一般民眾較容易入手的基金,並尋找「類ETF」的標的與大家分享。 若將本次的疫情對股市的影響視為一個「事件」,其實在投資的過程中本來就不定期會發生許多「事件」,讓你手中的投資工具上下震盪加劇。不過或許還有不少人對ETF感到陌生,但在投資上卻希望能有「跟隨大盤」的想法。 模擬條件: 定期定額:5000元/月 定期定值:每3個月調整一次 從表二可發現,其實定期定值法在連續投資6年的獲利績效表現,較定期定額法來的佳。今天所要討論的基金,是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生技領航基金(美元),其成立於2000年4月,而追蹤的指標指數就是NBI,其投資比例如表一所示,高達7成5的比重集中於生物科技,近1成於藥物,而投資絕大多數集中在美國的相關企業股票。 這要拜2015年大幅回檔所賜,因為只要遇到淨值價格回檔,定期定值法就有加碼的機會,也就同步增加未來的獲利及壓低平均投資價格。問題來了,我是該追逐目前上漲的生技醫療產業,還是逢低承接下跌的各國股市大盤呢?接著再想,未來的某一天當疫情被控制住了,手上的生技醫療產業標的是否來的及出脫,而各國的股市大盤是否又已經漲了一段呢? 買賣時點永遠是投資大眾所苦惱的但笑了幾次,他似乎察覺到什麼,便趕緊將耳機還給我,搖搖手說有點累不看了。然後美化所有不好看的數據,掩蓋所有被反抗的民怨,只求政策施行有達到目標。 記得前幾年在飯局上,聽到一個研究生詢問身旁教授,他想繼續做研究弄計劃,建不建議他入黨? 教授只淡淡回道:「入黨比較好做事,但不入黨,肯定啥事都幹不了。而這種自我利益優先、人治而非法治的公司文化,只求短期績效而不看長遠影響的管理方式,除了正在削弱自許為強國的體質,也讓更多非共產黨員的人民產生怨言,累積更多官民衝突與歧見。 (很壞心) 幾分鐘過後,他也開始被小英總統和博恩的互動逗樂了。重點是最後的政績表能洋洋灑灑羅列一長串兒出來,讓領導拍拍手打好分數,就能到下個地方繼續吃香喝辣。 我之前公司在大陸合作過的民營企業裡,其實不太多人是共產黨員,有的全公司50個人都不是,可能頂多某個外聘的高階顧問才有。我偷偷問:「你覺得很有趣嗎?台灣的政治人物就是這樣子,可以很親民的。 |
相关资料 |